
(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乔志丹主持会议)

(商务外语学院副书记徐晓燕分享教学经验)

(建筑工程学院副书记孙佩琳分享教学经验)
2025年11月4日,职业规划教研室围绕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》课程建设,组织全体授课教师举办专题备课研修会。会议由招生就业处副处长乔志丹主持,商务外语学院副书记徐晓燕、建筑工程学院副书记孙佩琳应邀分享教学经验,全体职业规划课程教师参与研讨。
徐晓燕书记在发言中系统阐述了“从自我认知到职场发展”的生涯教育完整框架。她通过对比学生与工作者的角色差异,指出合格工作者需兼顾专业能力、职业素养与社会适配性,强调生涯教育应前移至“学涯”阶段。徐书记重点介绍了“特质-因素论”与克朗伯兹“偶发事件学习理论” 两大基础理论,提出要引导学生建立“人岗匹配”思维,同时理解“幸运并非偶然”,在变化中保持开放心态,将计划调整视为发展契机。她还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六大步骤——自我评估、职业探索、决策计划、求职营销、职场适应、评估调整,分享了模块化教学与数字化工具的创新应用路径,推动课程内容与职规大赛实践深度融合。
孙佩琳书记聚焦“生涯意识启蒙、大学阶段任务、职业机会探索与价值观塑造”四个模块,系统梳理了课程教学重点。她结合学生实际需求,提出通过案例分析、小组讨论、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性,并分享了如何引导学生从“被动听讲”转向“主动参与”的具体策略,为提升教学实效提供了可操作性指导。
在总结讲话中,乔志丹副处长聚焦“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与课程融合”主题,从课程特色挖掘、教学创新点打造、职规赛底层逻辑与案例融入等方面。他指出,职业生涯课程应突破课堂边界,实现育人过程全覆盖,以专业教育为基点,将就业引导前移,强化思想政治教育、学风建设与生涯教育的协同,推动学生实现更充分、更高质量就业。
下一步,招生就业处将持续推进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、师资能力提升与精准咨询服务,切实增强学生的生涯建构力与职业行动力,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。
(通讯员:招生就业处 吕萌)